共和国长子的印证-中国工业博物馆

沈阳有着“共和国长子”和“东方鲁尔”的美誉,是中国乃至东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工业中心城市。沈阳的大街上车水马龙,虽然她是“东北第一省会”,但在GDP方面却不敌辽宁省内的另一座城市大连。而今年闪现的大连,作为辽宁省的经济中心,其发达的金融、贸易和航运业而闻名于世。相比之下,沈阳的经济实力在东北地区并不是最高的,这让人们感到有些尴尬。

冬日的沈阳一周,平均气温零下15°,16点就开始天黑。夜晚的户外,行人很少,估计都在东北洗浴中心里泡着,搓鱼丸。

共和国长子的印证-中国工业博物馆,不得不敬仰之地

位于沈阳铁西,场馆现在只开放一层,有5个展馆 步步印证 沈阳的工业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的发展史。这里的很多展品,应该是爸妈儿时的回忆。其中铸造馆,最大也是最震撼的一个馆,由沈阳铸造厂老厂房改建而成。各种重工业设备,器械,相信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值得来一看。虽然现在两边都是放着那个年代的冷冰冰的大机器,但是还可以脑补出那个年代,工人们不怕辛苦,辛勤工作的场景。看是简单的工业品确含有多项“工业之最” 特别是机床馆里展示的各种机床,通过中国机床行业历经几代人的拼搏,几十年的时间走出了世界发达国家近200年的历程,已在国际上拥有了举足轻重的话语权和产业地位。

如何应对职场中的精神内耗和情绪浩劫

这段时间玩知乎比较多,知乎收入还算不错把,分享下近期 知乎城市武汉 发起的两个付费问题《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应对职场上的精神内耗?》、《当代青年求职应该靠学历,还是靠能力?》,也就主动写了相应的回答。因为回想2023年这一年,在工作上其实变化很大。当然自己也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,也就将相应的将自己的做法进行了一些整理和分享。

第一个问题《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应对职场上的精神内耗?》

《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应对职场上的精神内耗?》相关详情

在当代社会,年轻人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各种压力,导致了许多精神内耗的问题。精神内耗就像是在你的精神世界里有两个小人,这两个小人观点不同、理念不同,因此吵得不可开交,不断相互拉扯。这个过程中,人的心理资源就会被消耗。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,会形成情绪低落、记忆力衰退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。小的方面,会影响人的自我评价、做事主动性和效率、睡眠质量,甚至让人失眠,做事犹豫不决。大的方面,会引发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肿瘤等疾病。这种内耗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,通常很容易被人忽视,被称为现代职场人的「隐形杀手」。那么如何远离职场精神内耗呢?你有哪些好的建议?

从长安到奉天,从咸阳到沈阳

因为临时出发去了山东,导致11月中旬上海和兰州的行程,最终取消。工作积压了不少,所以丧假之后,没在武汉做过多的修正就出发了。时间已是2023年11月,也是今年第三次来了, (1-十三朝古都-长安-碳水之都)(2-十天之后再到长安)但会发现,偌大的西安公司半年多时间过去了,变化并不大,从“人”的角度来说,更多的是倒退。

有时候真的很想很想问自己,为什么会这样,但知道答案又能怎样呢?如果说2022年的秋天很长,那么2023年的秋天似乎要更长,11月中下旬的西安,并没有很冷很冷。原本需要前往兰州的计划,也被自己故意取消,反而从西安直接来了沈阳。

对的,就为了在沈阳能有一个完完整整的周末,所以选择了周五晚的红眼航班。当然,对于长期晚睡且睡眠是一个大问题的我来说,凌晨02:00到酒店并没有什么不适。

年龄越来越大,花钱越来越少…

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,并不能老是吐槽工作,虽有很多的不满和委屈,但并没有到非例子不可的程度,但很多时候的郁闷都是被动的。购物就不一样了,它是主动选择生活的一种方式,因为你主动选择了某个产品,陪伴你接下来的生活。

恰逢2023年双十一,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,确实是减少了很多的购物需求。但回头盘算一下,还是发现了一些小的变化和趋势。

2023年双十一购物的趋势变化

  1. 电子消费券

虽然也有很多的快递,但一些电子消费券今年买得更多了,不知道是自己变穷了,还是趋势就是如此。

只有活明白了,才能理解遗憾是人生常态

2023年11月09日(周四)17点07分,岳父最终离世,噩耗总是来得太突然…

这是继2023年08月查出肺癌的第三个月…当时一度怀疑岳父是戒烟引起的肺癌,不过确实几率很大很大。很多的肺癌病人,在检查出来时,就已是晚期,随之会带有癌细胞的一系列转移。

在过去的三个月,从济南、武汉、北京 跑遍了各种医院,做了很多很多的各种检查,最终匹配上了靶向药。进口药物虽贵,但暂时也只能承担。好在肺癌的靶向药对肿瘤的生长有所控制,在10月中旬眼看着好转后出院回家继续服用药品。但在11月初空腔不适再次住院。

最终2023年的11月09日晚,在武汉得到岳父因心梗离世的消息。随后来不及收拾行李,连夜就驾车返回山东… 800公里路程,08小时15分就到了…这应该是最快的一次,但遗憾的是老婆未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,很是遗憾。


只有活明白了,才能理解遗憾是人生常态

各个都是大家伙,内燃机车与电力机车

中国铁道博物馆

上一篇文章《各个都是大家伙,中国铁道博物馆-蒸汽机车》以蒸汽机车为主,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机车工业的现代化需求,蒸汽机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。1966年开始中车青岛四方机厂根据铁道部的决定,停止研制和生产蒸汽机车,开始转向内燃机车的制造。1988年12月21日在大同机车厂交验出厂的前进型7207号蒸汽机车是我国生产的最后一台蒸汽机车,标志着蒸汽机车将逐渐被内燃、电力机车所替代。

铁道部

蒸汽、电力和内燃是火车机车动力的三种主要形式

蒸汽机车,利用蒸汽机,把燃料的化学能变成热能,再变成机械能,推动机车运动。 内燃机车,以内燃机作为原动力,通过燃油(柴油)在气缸内燃烧,将热能转换为动能,推动传动装置,由传动装置带动走行部转动,牵引机车前进。 电力机车,从外部供电系统——包括供电网或供电轨中获取电能,将电能转化为动能,驱动车辆行驶。

各个都是大家伙,中国铁道博物馆-蒸汽机车

中国铁道博物馆

中国铁道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国家级专业博物馆,前身是铁道部科学技术馆,1978年成立,2003年更名为中国铁道博物馆,有东郊馆、正阳门馆、詹天佑纪念馆 三处。

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

东郊馆附近是没有地铁的,崔各庄和三元桥地铁站下车后,都需要滴滴打车30分钟,最后经过2.5小时的车程,终于在15点前到达了酒仙桥北路的环形铁路公园。


蒸汽机车在中国的铁路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岁月,新中国成立以来,国家铁路建设确实是突飞猛进,“火车头精神”代代相传。铁路不仅成为中国大陆的经济动脉,也改变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。

然而如今那些喷云吐雾的蒸汽机车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,以下这些大家伙(蒸汽机车)均已成为国家一级或二级文物。


0号机车

0号机车

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,而这台中国保存最古老的0号机车,距今142年了。它是1881年由英国制造,标准速度为20公里/小时,从河北唐山到胥各庄,全长9.3公里,差不多半小时左右的车程。确实当时洋务运动的产物,是中国人民破产封建迷信社会,推动这个钢铁怪物进行生产运输的艰难过程的体现。在直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,这台0号机车受损严重,最终进过修复,展现在这里,也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蒸汽机车。